第一百九十一期
发布时间:2018-11-27
研究生论坛第191期
2018年11月23日下午,研究生会举办了研究生论坛第191期学术讲座,邀请了八室的王凯明同学和三室的冀战波同学来为我们作学术报告。他们分别在挪威奥斯陆大学和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学习交流一年,于不久前回国,给我们分享了他们在国外生活经验和学术成果。
王凯明同学的报告名称是《基于背景噪声聚束研究非均匀源与台阵分布对面波方位各向异性的影响》。主要围绕着基于背景噪声聚束研究非均匀源与台阵分布对面波方位各向异性的影响。聚束分析是研究小尺度结构的台阵分析方法。通常,使用聚束方法可以反演台阵下方的相位信息,进而重建台阵下方的频散曲线。由于聚束输出携带不同方向的波场信息,台阵聚束分析可以用来研究面波速度随方位的依赖关系,进而提取面波的方位各向异性。台阵聚束的过程可以看作不同台站记录的相位调整与叠加的过程。因此聚束分析对噪声源与台阵的非均匀分布十分敏感。研究表明,背景噪声源和台阵分布的非均匀性可能会强烈地干扰面波各向异性的结果。通过校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背景噪声源和台阵非均匀性的影响。
冀战波同学的报告名称是《Seismic Velocity
and Its Temporal Variations of Hutubi Basin Revealed by Near Surface Trapped
Waves》。报告介绍了新疆呼图壁主动源实验和天津化学爆炸中基阶和高阶面波的识别和应用。在新疆呼图壁主动源的实验中,首先介绍了主动源的震源特征,并分析了周围台站记录到的面波出现的频散,利用质点运动轨迹识别了基阶面波和高阶面波。然后提取了所有识别到的面波频散曲线,并反演得到了浅层S波速度结构,在和测井结果对比得到了很好的验证。第二部分,利用2015年天津化学爆炸中产生的多模态面波获得了盆地内地下的波速结构。在最后,介绍了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习期间的经历和收获。
报告结束后,两位报告者详细回答了多名同学的提问,学术氛围浓厚。此次报告促进了同学们之间的学习和交流,相信每个来参加报告会的同学都收获满满。
王凯明同学的报告名称是《基于背景噪声聚束研究非均匀源与台阵分布对面波方位各向异性的影响》。主要围绕着基于背景噪声聚束研究非均匀源与台阵分布对面波方位各向异性的影响。聚束分析是研究小尺度结构的台阵分析方法。通常,使用聚束方法可以反演台阵下方的相位信息,进而重建台阵下方的频散曲线。由于聚束输出携带不同方向的波场信息,台阵聚束分析可以用来研究面波速度随方位的依赖关系,进而提取面波的方位各向异性。台阵聚束的过程可以看作不同台站记录的相位调整与叠加的过程。因此聚束分析对噪声源与台阵的非均匀分布十分敏感。研究表明,背景噪声源和台阵分布的非均匀性可能会强烈地干扰面波各向异性的结果。通过校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背景噪声源和台阵非均匀性的影响。


报告结束后,两位报告者详细回答了多名同学的提问,学术氛围浓厚。此次报告促进了同学们之间的学习和交流,相信每个来参加报告会的同学都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