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期
研究生论坛第一百四十五期活动
时间:2017年1月3日(周二)10:00
地点:303会议室
主题:大数据挖掘与应急管理
报告人:吕欣 副教授
主持人:李佳威(研究生会)
2017年1月3日上午,应吴忠良所长特别邀请,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吕欣副教授来到研究生论坛第145期活动,为全所研究生及科研人员做了题为《大数据挖掘与应急管理》的学术讲座。我所研究生会主席李佳威主持了本次论坛。
吕欣副教授就应急条件下的人类行为动力学的基本理论与前沿应用这一问题展开了此次讲座。首先介绍了人类行为规律,包括非泊松性、偏好性、突发性、周期性、规则性、可预测性、弱隐私性、出行模型、社交网络演化机制。其中重点介绍了其泊松性和突发性。其次,通过手机数据来对震后灾民流动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与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OCHA数据及回访抽样数据进行了比较。通过霍乱感染地区人口流动及风险分析,进行正常与异常社会条件下的人流量对比,如海地地震后首都太子港人口净流量。同时分析了时间相关性和空间相关性、移动轨迹熵与可预测性。针对可预测性,提出了马尔科夫预测模型,并对预测精度、预测精度与时序数据稳定性、熵及可预测性及预测精度的相关性进行了介绍。最后对管理决策的含义进行了讲述。如日本9.0级大地震前后网络结构与人群行为模式分析。
报告的最后,在场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们与吕欣副教授就应急条件下的人类行为动力学与社会地震学的关系等相关问题展开了交流和讨论,吕欣副教授热情且耐心地解答了每一个问题。这次讲座加深了参会研究生及科研人员对地震后人类行为动力学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开拓了大家的视野。
?。ㄈ缧璞敬谓沧鵓PT,请致信yanjiushenghui@cea-igp.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