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期
研究生论坛第一百三十三期活动
时间:2016年7月15日(周五)上午10:00
地点:703会议室
主题:海域地震监测相关问题探讨
报告人:李丽 研究员
主持人:杜 柠(团委书记、人才资源部副主任)
2016年7月15日下午,应吴忠良所长特别邀请,北京地震台台长、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副台长、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ASPEI)执委李丽研究员,在研究生论坛第133期活动为全所科研人员做了一场题为《海域地震监测相关问题探讨》的精彩报告。本期论坛由杜柠老师主持。
李丽研究员从近期海洋地震活动背景开始,系统地介绍了近数十年以来海洋地震观测仪器技术上的变化、用途以及近几年海洋地震监测所面临的问题。继而,又介绍了近几年来美、日两国的海洋监测计划,以及这些计划所拥有的优缺点。在重点谈到我国的海洋地震监测现状上,李丽研究员特别讲述了一个自己曾经参与的项目作为引子,提醒大家在未来的科研项目当中,应时刻保持小心谨慎、万事必须亲自确认的良好工作习惯。李丽研究员强调,国家近几年来愿意为海洋地震监测投入可观的经费,使得很多地方的海洋观测项目能顺利进行,如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的成立。最后,李丽研究员介绍了海域地震分析中遇到的问题,如,1973-2012年观测到的8.5-9级地震与2000-2012年观测到的8.5-9级地震数目相同,在1973-2000年这27年未记录到特大地震的原因,可能是因为2000年左右记录技术进行了革新,使得后续的地震能够使用更精准的“尺子”来度量。
本次论坛结束时,李丽研究员谈到了海域地震的观测目的,她强调说,如做科研的目的一样,我们不要为了观测而去观测,应该更多考虑能从观测结果中得到怎样有益的信息。临近结束,在场的青年学者们与李丽研究员展开了积极地交流与讨论,李丽研究员也对大家提出的相关问题给与了详细地解答。此次报告深刻而切合热点,启发了在座师生的思路,让与会者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