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媛凤楼,全国风楼阁平台,栖凤楼品茶app,51pc·mc品茶官网下载

科研要急国家之所急,还要先走一步。
                                    ——赵九章   
研究生教育

第一百三十四期

发布时间:2016-09-27

 

研究生论坛第一百三十四期活动 

 

时间:2016年9月26日(周一)下午14:30

地点:703会议室

主题:前震的统计地震学识别

报告人:蒋长胜 研究员

主持人:李佳威(研究生会) 

 

  2016年9月26日下午,研究生论坛第134期活动特别邀请到地球物理研究所外事办公室主任、科发部副主任、第四研究室副主任、地震预测研究推进组副组长蒋长胜研究员,为全所研究生及科研人员做了题为《前震的统计地震学识别》的讲座。研究生会李佳威主持了本次论坛。

 

 

  蒋长胜研究员就怎样看待前震的问题展开了此次讲座,他首先介绍了研究前震的意义,对多种前震的定义(直接前震、广义前震、定量定义、概率意义上的前震)做了简单剖析,并阐述了在宏观上CESP(地震可预测性研究计划)检验区的南加州、意大利、新西兰等地区前震所占的比例,整体来讲,前震比例较低。然后针对“前震无用说”,他列举了“川滇地区地震序列具有前震”、“一些洋中脊的转换断层和高热流区的前震比例很高”、“前震震群活动用于效益分析和风险决策”等等相关研究验证了深化前震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最后结合CSEP计划中国检验区—中国南北地震带地区,详细讲述了前震序列的识别、统计特征的相关内容,得到了该地区有关前震序列比例、前震序列的b值、前震的区域差异以及序列持续时间等方面的认识。虽然目前还无法确切识别前震,但是前震的研究对概率增益、灾害损失风险评估与决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报告的最后,在场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们与蒋长胜研究员就“前震序列的b值”、“前震及前兆的区别”、“当前对统计地震学的认识”等相关问题展开了交流和讨论,蒋老师热情且耐心的解答了每一个问题。这次讲座加深了研究生及科研人员对前震及其统计地震学层面的认识和理解,开拓了我们的视野。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