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媛凤楼,全国风楼阁平台,栖凤楼品茶app,51pc·mc品茶官网下载

科研要急国家之所急,还要先走一步。
                                    ——赵九章   
研究生教育

第六十一期

发布时间:2011-09-28

研究生论坛第六十一次活动



时   间:2011年6月15日下午 

地   点:303会议室

主要内容:“地震科技青年骨干人才培养项目”暨公派出国留学专项交流报告会

主讲人:中国地震局人事教育司副司长 杨心平


2011年6月15日下午,地球物理研究所举行“地震科技青年骨干人才培养项目”暨公派出国留学专项交流报告会。中国地震局人事教育司副司长杨心平、地球所所长吴忠良、党委书记乔森、副所长高孟潭等领导出席了会议。所内共30多位青年科技人员和在读博士研究生参加了交流报告会。报告会由高孟潭副所长主持。

首先,由高孟潭副所长致辞,他代表研究所对地震局人事教育司长期以来对我所人才培养及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高所长简要介绍了中国地震局与国家留学基金委于2009年联合签署设立的“地震科技青年骨干人才培养项目”暨公派出国留学专项的重要意义,指出我所领导和各基层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局党组关于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做好青年人才培养规划的战略部署和指示精神,近年来,无论是从对研究生的指导教育,还是对青年科技人员的大力培养等方面,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尽力为青年人才创造良好的科研和工作条件,提供各种学习交流机会,锻炼和促进青年人的成长成才。

自2009年地震局开始组织实施“地震科技青年骨干人才培养项目”以来,我所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认真宣传动员有关人选申报。并先后于2009、2010年选拔派出了5位青年访问学者和在读博士生出国深造,在国外学习工作期限为一年时间,现已有2人学成回国。在交流报告会上,已回国的博士研究生武岩、六室青年科技人员王晓美两位同志,向与会领导和青年朋友们汇报和展示了他们国外学习成果、成效以及收获和体会。她们都表示通过“地震科技青年骨干人才培养项目”资助,以公派留学人员身份赴国外学习交流1年,不仅学习了解了发达国家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大大提高了其专业知识储备和科研业务能力,同时对其开拓国际视野、创新研究思路,学习国外思维模式大有裨益。她们特别感谢国家留学基金委、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以及国内外导师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国外学习交流机会,这段经历将会令她们受益终生。

接下来,会议邀请人事教育司杨心平副司长做了专题报告,主要介绍“地震科技青年骨干人才培养项目”和“地震局青年人才培养规划” 有关情况。她全面介绍了与国家留学基金委联合签署的该人才培养项目的立项背景、三年来组织实施情况、项目取得的成效以及今后继续开展该项目的安排部署等。杨司长介绍说,中国地震局人事教育司作为地震科技人才公派出国留学专项的具体管理部门,在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严格选拔程序,创新选拔方式,完善管理机制,强化项目监督,以保证项目达到预定目标,出国人员留学效益现已初步显现,此项目的实施已成为地震系统培养高层次骨干人才的重要渠道。随后,杨司长还向与会人员介绍了中国地震局“十二五”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将设立“优秀人才相关计划”和“优秀团队建设工程项目”等专项人才培养项目,重点加强对地震系统未来领军人才的着力培养,并提到了地震局对今后人才培养工作拟采取的一些激励措施等。

吴忠良所长在报告会上做了总结讲话,他指出研究所历来高度重视对年轻人才的培养,“地震科技青年骨干人才培养项目”的组织实施为全局防震减灾国际化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他希望所里青年科技人员和在学研究生,一定要抓住大好机遇,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现状。他强调研究所要结合学科发展及人才队伍建设需要,结合青年人科研业务工作实际,借助国家公派出国留学这一平台,鼓励大家积极走出国门,加强学习交流,拓宽国际视野,提升创新能力,以期成为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水平、掌握国际先进科学技术的地震科技领军人才和业务骨干。

会上,与会青年人还就公派出国留学某些具体事宜与杨司长进行了咨询和交流。


附:地球所近三年公派出国人员名单

武  岩    联合培养博士  美国圣路易斯大学地球科学系  2009.12—2010.12

王晓美  交流访问学者   比利时皇家气象研究所地球物理中心  2010.3—2011.3

王小琼  联合培养博士   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  2010.12—2011.12

张瑞青  交流访问学者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地震实验室  2010.9—2011.9

王未来  交流访问学者   美国地震学联合研究会数据管理中心(IRIS)2010.10—2011.10

王兴臣  联合培养博士   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的地球与大气科学系  2011—

刘  莎    联合培养博士   英国地质调查局   2011—

周连庆  联合培养博士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地质系  2011—

朱  涛    交流访问学者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  2011—

和泰名  交流访问学者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岩石破裂动力学实验室

吴何珍  交流访问学者   美国California大学Santa Cruz分校  2011—

丁志峰  高级访问学者   美国圣路易斯大学地球科学系 2011—

冯万鹏  攻读国外博士学位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  2011.9—2015.8

(冯万鹏获留学基金委国家公派专项研究生奖学金项目全额资助)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