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媛凤楼,全国风楼阁平台,栖凤楼品茶app,51pc·mc品茶官网下载

科研要急国家之所急,还要先走一步。
                                    ——赵九章   
研究生教育

第五十六期

发布时间:2010-11-26

研究生论坛第五十六次活动

 

  时   间:2010年11月26日 上午 

  地   点:303会议室

  报告题目: 20085.12汶川地震地壳形变场研究

  报 告 人: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沈正康教授

 

    20101126日上午,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学院教授沈正康博士应研究生论坛活动邀请,到研究所做为研究生和青年科技人员做专题学术报告,报告主要内容是20085.12汶川地震地壳形变场研究。所长吴忠良、党委书记乔森、副所长杨建思及所内部分科技人员和在学研究生听取了报告。吴忠良所长亲自主持了报告会。

    沈正康教授在国外留学并工作多年,曾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暨南加州地震研究中心做博士后、副研究员,于20018月回国。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运用GPS方法监测地形变及模型解释、地震物理学与地球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

    沈教授首次从他对汶川地震中的断层几何模型如何、断层障碍体模型以及震后形变等方面思考出发,脉络清晰地阐述了他所带领的团队如何运用现有的GPS以及InSAR干涉测量技术确定断层几何结构,以反演确定断层空间滑动分布。在报告中,他指出因断层几何复杂性而形成的障碍体模型是造成此次地震在汶川、北川等位置出现相对较大的变形区的可能原因,其研究结果已于20099月发表在《Nature.Geoscience》上。之后,他还进一步展示了震后至今获取的近场GPS测量测结果及相关的研究结论。最后,沈教授与大家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与交流,并就大家提出一些具体问题一一作了详细回答。

    沈教授的报告深入浅出,层次分明,令与会人员受益匪浅。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