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论坛第六十次活动
时 间:2011年5月12日 下午
地 点:303会议室
报告题目:青藏高原深部结构地震台阵研究——聚焦新增高原
报 告 人: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陈永顺教授
2011年5月12日下午,正值汶川地震3周年纪念日,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学院教授陈永顺博士应我所研究生论坛活动邀请,到地球所为研究生和青年科技人员做专题学术报告,报告主要内容是青藏高原深部结构研究。所党委书记乔森、副所长杨建思及所内部分科技人员和在学研究生听取了报告。乔森书记主持了报告会。
陈永顺教授在国外留学并工作多年,他曾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Scripps海洋研究院从事2年博士后研究。后任俄勒冈州立大学海洋研究院助教、副教授。2001年10月回国到北京大学应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并担任北京大学地空学院理论与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海洋地球物理学、大陆构造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
陈永顺教授介绍了自2005年以来,其研究小组通过中美合作计划Hi-Climb和Indepth IV先后在青藏高原南部、北部布设的上百套台流动地震台站的情况。并对其课题组使用获取的天然地震记录,利用各种现代地震学方法,反演得到青藏高原地壳和地幔结构及其地质意义进行了交流。其中Indepth IV台阵的近震定位不支持欧亚岩石圈向南俯冲,即双向俯冲模型。背景噪声反演研究结果显示该新增高原地区的地壳结构不同于青藏高原内部,却和青藏高原东缘地区较接近。观测到中祁连地区不仅地壳显著增厚,而且在中、下地壳存在低速体,可能是由于来自上地幔的岩浆活动的底侵作用所致。
最后,陈教授就本报告的内容与大家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与交流,他的报告深入浅出,观点独特、新颖,令与会人员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