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期
发布时间:2006-11-02
研究生论坛第二十六次活动
时 间:2006年11月2日下午
陈老师在会上深情地讲述了她撰写《悲》书的动因与过程,书中的主要内容,以及写作中的感悟。她指出,这部倾注全部心力撰写的著作,不仅是一份祭奠,也是一部关于中国地震预报科学探索事业的记录与思考。报告中,陈老师结合个人的经历与人生体验,真实、生动地回顾了我国地震预报工作40多年来所走过的艰辛历程,所承载的风险与磨难,展现了老一辈地震人自觉肩负历史使命,知难而上、勇于攀登、不懈追求、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他们涓滴归海、甘为人梯的高尚情操;用挚热的情感和理性的分析,向我们诠释了地震预报科学探索事业的悲壮和科学探索者的人生价值。最后,陈老师以“用感恩的心去回报社会” 作为结语,勉励在场的青年朋友,勇敢地挑起地震科学工作的重担,在崇高的防震减灾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个多小时的报告,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有的人自始至终热泪盈眶。研究生和青年职工们纷纷发言,讲述了自己的感受与体会。他们表示要学习老一辈地震工作者拳拳报国的赤子情怀,以及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努力为国家的防震减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报告会后,教育中心为每个到会的同志赠送了《悲壮的历程》,大家怀着激动的心情,请陈老师在新书上签名并与之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