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媛凤楼,全国风楼阁平台,栖凤楼品茶app,51pc·mc品茶官网下载

科研要急国家之所急,还要先走一步。
                                    ——赵九章   
研究生教育

第三十一期

发布时间:2007-09-19

研究生论坛第三十一次活动

 

  时   间:2007年9月19日

  地   点: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

  讲座题目:地震波图像分析

  报 告 人:房明山高级工程师 (地球所退休老专家)

   

  9月19日,我所教育中心在位于西郊的北京国家地球物理观象台组织了一次特别的研究生论坛活动,邀请具有多年地震波图像分析经验的退休老专家、高级工程师房明山老师为在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做题为《地震波图像分析》的专题讲座。

  在将近3个小时的报告中,房明山老师主要介绍了中国及世界地震活动图像及其特征、地球内部分层结构图像及其特征、地震波在地球内部转播路径图像及其特征、地震波走时曲线及其特征、影响地震波传播和震相记录特征的几个因素、不同地震仪的福频特性记录震相分析及其特征等内容,详细分析讲解了一些实际发生的、各具特点的不同震例地震波图像。他根据不同的波形情况,结合自己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直观生动地向同学们介绍了有关近震、远震、强震等各种震相的特征及怎样判断和识别。研究生们对房老师的讲课很感兴趣,听讲非常认真。通过讲座他们认识到,地震图是研究地震和地球内部结构的基础性观测资料,作为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的研究生,无论跟随的导师从事哪个研究方向的科研工作,学会并掌握地震波图像的分析识别都是一项很重要、也非常必要的基本功,对于今后更好地开展本专业领域的地震科学研究很有益处。

  最后,房明山老师还把自己编纂出版的《中国早期地震台历史地震图鉴》(共三卷)赠送给同学们,该书收集汇编了我国现存的从1904年至1949年间我国早期几个地震台站记录的地震图上千张,可供地震科研人员学习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和重要的历史意义。多位同学与房老师就讲座相关内容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讨论,同学们有了很大收获。

  午饭后,在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副台长吕智的带领下,大家参观了座落于该台站上的新建成的研究所地球物理综合实验楼。随后大家参观了位于鹫峰国家森林公园内、由中国地震科技前辈李善邦先生亲自修建的鹫峰地震台,这是第一个由中国人自己建设的地震台,现已成为重要的地震科普宣传教育基地。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深深地感受到了曾为我国地震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前辈们的卓越功绩,也更坚定了大家投身于地震科学研究、努力为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奋斗的决心和信念。参观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开展了登山活动,并在鹫峰峰顶拍照留念。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