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
研究生论坛第三次活动
时间:2004年10月29日(星期五)
地点:地球所研究生教室(701)
主讲人:李文军 博士研究生
题目:卢龙的地震构造特征
特邀嘉宾:葛洪魁 教授
题目:研究生论文的选题与研究方法
研究生论文的选题与研究方法
葛洪魁(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内容:
一、对研究生的基本要求
1) 爱科学、爱老师;
2) 诚实、责任心;
3) 正确的科学态度,切忌弄虚作假,做学问的踏实作风;
4) 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
二、论文选题
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方法通过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来实现。
两种类型题:
1) 收敛型——解决一个问题;
2) 发散型——确定一个方向。
积极的心态:
1)自己搞的东西无用?
2) 老师给的选题——没有意义的选题,关键是深入挖掘。
三、研究方法
1) 确定“核心科学问题”;
2) 追求物理背景,勤于思考;
3) “从干中学”,积极的心态。把工作看作学习,认真完成每一件事;
4) 多与他人进行交流;
5) 做一个“有心人”,积累素材,善于总结,发表论文;
四、创新的重要途径
1) 集成创新;
2) 跨学科;
3) 敢于作几个方面的研究。
五、阅读文献的三个层次
读文献要到“贪婪”的程度;
“三部曲,三个层次”;
“钻进来,跳出去”,批判的眼光。
卢龙的地震构造特征
李文军(博士研究生)
主要内容:
•块体边界关系到块体的运动、地震的发生和发展等一系列基本和实际的问题,用数字地震资料研究板块边界是目前国外构造研究的一个热点。
•中国大陆是一个活化的板块,张家口——渤海地震带位于燕山地块和华北地块之间,卢龙位于这个地震带的东北缘。
•1982年10月19日20时45分河北卢龙县境内发生ML 6.2地震,地球物理所组织了对余震的观测,出动DCS-302地震仪5台,观测时间为10月21日至10月29日。
思路:
1) 近场精确定位
2) 震源机制解
3) 野外地调
以上三点服务于寻求卢龙地震的构造特征
一、Hypoinverse方法(运行于VAX或SUN工作站上)
1.特点
运行的平台不同,Hypo71运行于任何机型的Unix和linux系统之下,包括普通的PC机和服务器,而Hypoinverse只能运行于VAX或SUN工作站上,需要Solaris系统,这样虽然影响了它的普遍应用,但是服务器运行的高效性弥补了其通用性的不足,使反演的速度大大改进。
2.定位所用地壳模型
3.定位结果
4.定位结果的评价
5.定位解释的构造内涵
二、震源机制求解(矩张量反演)
1.计算Green函数的模型
2.数据预处理
三、卢龙地区地质情况
太古界片麻岩
侏罗系火山凝灰岩
晚更新世陆相沉积物
四、卢龙盆地的形成机制
五、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