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期
发布时间:2005-03-04
研究生论坛第八次活动
时间:2005年3月4日(星期五)
地点:地球所研究生教室(703)
主讲人:吴忠良 教授
题目:昆仑山大地震中的基础地震学
昆仑山大地震中的基础地震学
吴忠良 教授
一、几个故事
1. 定位和空区的故事
对“破裂起始点”、“矩心位置”概念的错误理解所得出所谓的“空区”
在所谓“空区”拍摄的地表破裂图片
2. 震级的故事
矩震级小于面波震级?
3. 强余震的故事
昆仑山地震后对当地的强余震情况的关注:
关注的理由之一: 余震数目和震级偏小
关注的理由之二: 以往的震例
关注的理由之三: 与伊兹米特的相似性
昆仑山地震强余震(两年内,7级以上)发生概率小
4. 亮温异常的故事
二、体会
• 地震预测研究要深入到地震现象本身,只有图上作业不行
• 对地震资料要做深入的分析,想当然不行
• 要尽量利用新的地震观测的结果,继续看图识字不行
• 地震预测是一个科学难题,但地震学家并不是无所作为的,消极等待不行
三、建议
• 关注网上信息,对地震做出应有的反应
• 开展Record Reading学术交流活动,熟悉地震图和其他地震信息、并通过熟悉这些信息熟悉地震现象
• 下载有用的软件,进行Development Study,帮助发展地震观测与解释,通过地震观测与解释工作的发展,积累研究和国际合作的经验,发展自己的和研究所的研究工具:目标——到台网就能干活,到国外实验室就能干活
• 参考国际、国内的先进经验,对研究所的网站和网络提出建设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