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媛凤楼,全国风楼阁平台,栖凤楼品茶app,51pc·mc品茶官网下载

科研要急国家之所急,还要先走一步。
                                    ——赵九章   
科研动态
所在位置: 首页>科研动态

2025年7月20日堪察加东岸远海7.2级地震科技支撑简报

发布时间:2025-07-22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20257201449分在堪察加东岸远海发生7.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52.9度,160.45度。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员通过破裂过程反演,获得了地震的震源特征认识基于均匀弹性半空间位错模型及震源机制解,模拟三维同震形变场,获得了地表同震位移;收集主震及其地震序列波形数据,从中挑选信噪比较高的P波走时,进而采用走时互易方法反演震源区速度结构。

 

1、      地震震源特征

张旭等利用远场体波数据反演得到了此次堪察加东岸远海大地震的破裂过程初步结果。反演结果表明,此次地震以逆冲机制为主,持续时间约30秒,破裂主要沿断层走向朝西南方向拓展。

地震破裂过程

 

2、      三维及InSAR同震形变场模拟

王永哲等基于均匀弹性半空间位错模型,模拟了此次地震的三维同震形变场,并利用Sentinel-1卫星的SAR成像几何参数分别计算了升、降轨InSAR地表形变干涉图,模拟结果显示,此次地震引起了明显海底同震位移,最大水平向位移达到0.4米、垂直向位移达到0.76。该结果对于海啸发生的判断以及是否可利用InSAR观测到显著的地表形变具有参考意义。

 

3、      震源区P波速度结构

张风雪研究员等收集堪察加东岸远海7.2级地震序列的波形数据,从中挑选出300余条数据质量较高的P波走时,开展震源区的速度结构反演。本次反演共利用该地震序列中5个震级大于6.0的地震波形数据,其中离震源区最近的波形记录来自PET台站,距离约130公里。

反演结果显示:震源区位于柱状的低速结构之上,可能暗示该区存在幔源物质上涌,其深部构造演化受到板块俯冲、地幔物质熔融等壳幔多个过程的综合作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