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6日山东德州市平原县5.5级地震科技支撑简报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3年8月6日2时33分在山东德州市平原县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37.16度,东经116.34度。
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立即启动震后科技应急处置预案,产出了震源参数反演、地震能量初步测定、余震序列精定位等科技支撑产品。
1.震源参数
1.1 P波初动震源机制解
利用区域波形数据,计算了此次地震P波初动震源机制解,断层节面I:走向232°/倾角071°/滑动角-153°,节面II:走向133°/倾角065°/滑动角-021°。初步判断此次事件为走滑型地震。
1.2地震矩张量反演
利用区域地震台网记录,采用基于体波和面波波形的“裁剪-粘贴”(CAP)方法反演了此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最佳矩心震源深度。断层节面I:走向120°/倾角060°/滑动角-022°,节面II:走向221°/倾角071°/滑动角-148°。结果显示此次地震矩震级为5.4,最佳矩心震源深度为21公里。
2.地震能量初步测定
利用区域地震台网提供的宽频带记录,基于震源谱拟合和能流密度法开展了此次地震的震源参数测定工作,结果显示本次地震的辐射能量为4.32×1012焦耳,折合能量震级Me为5.5,拐角频率为0.58赫兹,地震矩为7.45×1016牛·米,折合矩震级Mw为5.2,可知Me>Mw,因此,此次地震能量震级大于矩震级,视应力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地震能量辐射效率较高。因此,与同样矩震级大小的地震相比,此次地震近场震感会比较强烈,震中附近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破坏。
3.余震序列精定位
截至8月6日06时48分,采用地震序列精定位自动处理系统,重定位后得到了54个余震的位置,余震主要呈北北东向分布,震源深度集中在3公里至28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