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媛凤楼,全国风楼阁平台,栖凤楼品茶app,51pc·mc品茶官网下载

科研要急国家之所急,还要先走一步。
                                    ——赵九章   
科研动态
所在位置: 首页>科研动态

SRL:2022年泸定6.6级地震——一次发生在磨西地震空区的陆内强震

发布时间:2023-06-06

202295日四川泸定发生Mw 6.6地震,该地震发生在鲜水河断裂带最南段的磨西地震空区,地处鲜水河-安宁河-龙门山三条断裂带的交汇区(1),是中国大陆近8年来人员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余震活动为研究断层结构和滑动行为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从而可以理解本次地震的发震机理,分析该区域未来的地震危险性。

1 泸定Mw 6.6地震的构造背景和余震分布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张龙助理研究员、房立华研究员与美国加州大学周一剑博士等人对泸定地震的主震震源参数、破裂过程,以及余震时空分布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使用离主震最近的两个MEMS烈度计的波形记录,精确约束了主震震源深度为9.3公里。联合使用远场P波和近场强震动波形进行破裂过程反演,发现主震持续时间约10秒,最大滑动量1.4米,并且震源过程显示出两个子事件(2)。采用波形互相关对震后34天内的余震进行重定位,获得了5268个高精度的地震位置。

余震的分布范围远大于同震破裂区,除了沿鲜水河主断裂分布外,还大量分布在主震西侧的贡嘎山地区(2)。沿主断裂的余震显示出近垂直的断层形态,与震源机制及断层迹线一致。余震在破裂两侧呈对数时间扩展(3),显示出震后过程(如余滑)的作用。而断层西侧弥散分布的地震丛集在多个方向也呈现这种对数扩展的特征,说明该区域具有较为复杂的断层几何,且同样有可能受到余滑的驱动。值得注意的是,至今最大的两个5级以上余震皆发生在这个区域,为正断机制(1),而主震造成的静态应力加载无法完全解释两个大余震以及断层西侧余震的分布。这进一步警示了主断层外的地震危险性,后续应在贡嘎山地区加强地震观测研究,更加细致地刻画断层几何与震后过程。

2 泸定地震余震精定位结果及断层结构解译

3 泸定地震余震的时间演化过程

4泸定地震主震对余震的库伦应力加载

研究成果于20236月发表在国际主流地学期刊《Seismological Research Letters》。本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139205,42204069)、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DQJB22X08)、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XH23047A)和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BAS/1/1339-01-01)联合资助

参考文献:Zhang L., Y. Zhou, X. Zhang, A. Zhu, B. Li, S. Wang, S. Liang, C. Jiang, J. Wu, Y. Li, J. Su, L. Yan, L. Fang (2023). 2022 Mw 6.6 Luding, China, Earthquake: A Strong Continental Event Illuminating the Moxi Seismic Gap, Seismol. Res. Lett., doi: 10.1785/0220220383.

余震目录下载地址:https://github.com/YijianZhou/Seismic-Catalog/blob/main/Zhang_SRL-2023_Luding_CENC-ct-cc.ctlg

 

第一作者:张龙,男,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微震检测与定位、重复地震识别等方面的研究。

Emailzhanglong@cea-igp.ac.cn

通讯作者:房立华,研究员,主要从事人工智能地震学、微震检测与精确定位,以及深部结构成像研究工作。

Emailflh@cea-igp.ac.cn

周一剑,博士生,主要从事人工智能地震学、地震与断层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Email: yijian.zhou@email.ucr.edu

 
附:2022年泸定 6.6级地震——一次发生在磨西地震空区的陆内强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