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L:2019年Ms 6.0长宁地震序列震源特征
2019年6月17日于四川省长宁盐矿开采区域附近发生一次MS 6.0地震,是四川盆地有历史地震活动性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为了强化对地震震源物理的认识,并为区域地震灾害危险性的判定提供重要依据,有必要对此次地震序列的震源破裂复杂性及其可能的孕震特征进行详细全面的分析。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郭祥云等人基于区域布设的大量短周期和宽频带仪器记录到的高质量数据,采用HASH方法确定了地震序列中2.0级以上余震的震源机制解?;谇蚯空鹗莺?/span>InSAR形变数据,采用有限断层联合反演方法对主震的破裂过程进行了综合详尽的分析。结果表明主震破裂起始于缓倾角的逆冲断层,随后触发近乎垂直的走滑断层破裂。主要破裂长度和持续时间分别为11km和8s。结果表明此次地震序列的成核和破裂可能受控于孕震断层固有的结构和应力不均匀性以及长期注水造成的孔隙流体压力变化。
本研究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1. 综合利用近场测震、强地面运动以及InSAR观测数据分析了2019年MS 6.0长宁地震序列的震源时空破裂特征;2. 得出震后滑动和震后应力加载是早期余震产生的主要驱动机制的认识。3. 得出主震滑动以及余震主要分布于低值的VP/VS区域的认识。研究成果有助于强化对地震震源物理以及地震破裂和孕震环境间关系的认识,并为区域地震灾害危险性判定提供依据。
研究成果于2022年发表在学术期刊《Seismological Research Letters》上(Guo, X., X. Zhang, D. Li, L. Yi, and J. Luo (2022). Sour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hallow 2019 Ms 6.0 Changning, China, Earthquake Sequence in the Salt Mining Area, Seismol. Res. Lett. 93, 2599–2611, doi: 10.1785/0220220040.)。
?
【作者简介】
郭祥云,女,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震源机制及构造应力场反演。
?
?
?
图1 主震破裂模型
(a)断层投影位置和余震分布;(b)震源时间函数;(c)同震滑动分布;(d)破裂能密度分布
?
图2 余震序列时空演化分析
?
?
图3 主震破裂的主要凹凸体和余震与震源区精细速度结构剖面间的空间分布关系。震源区速度模型来自于Zuo et al. (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