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聿贤先生1922年10月出生于北京。198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硕士(1949年)、博士(1952年)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1955年与钱学森等同船回国,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土木建筑研究所(现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曾任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曾多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二等奖。
胡聿贤先生一直坚守在地震工程研究的前沿。他率先提出将地质学、地球物理学与地震工程学、社会科学相结合,将随机振动理论应用于地震工程领域,领导研究了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和震害的影响,提出了地震动估计的映射方法,创造性地提出了地震危险性分析综合概率法,深入开展城市震害预测与防灾减灾研究,主持编制了我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科技成果为城市与工程抗震设防及减灾提供了科学依据。
胡聿贤先生十分重视国际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经常参加国内和国际学术活动,多次出访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并曾担任世界地震工程协会的中国国家代表,促进了中国与美国、日本、欧洲等地震工程界的学术交流工作。
胡聿贤先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严于律己,克己奉公,为人正直,心胸豁达,作风朴实,奖掖后人。他具有宽容的学术胸怀,又有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