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6日北京交通台新闻要知道栏目:泸定6.8级地震构造背景与成因
??????
北京交通台主持人孟洋、林辰:这两天互联网上也有看到有一些网友提到大旱之后必有大震这样一个说法。因为前段时间呢在川渝地区出现了高温天气。有一些地方干旱比较严重,像重庆嘉陵江有一些地方都出现了干涸。对这样一种情况,有人就把这个地震和今年南方地区的干旱天气相联系。是不是有关联呢?今天我们采访了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高孟潭老师来解答大家的疑惑。
高孟潭研究员:一些地震之前在一定时空范围之内存在的旱的现象。但是反过来,在一定的时空范围之内,干旱是否一定(意味着)会发生地震,这个概率非常小。所以从统计意义上来讲,以干旱作为指标判断是否发生地震依然存在很大的困难。地震本身还是由地下大的构造过程造成。这次地震发生在我们国家非常著名的鲜水河断裂带上面。最近四十多年里,(我国)七级以上地震主要活动在巴颜喀拉块体及周缘区域。它的北部边界是东昆仑断裂带,发生过2001年的昆仑山口8.1级地震,也包括2021年发生的玛多地震。它的东边,是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分界的龙门山断裂带,近年来发生过汶川地震、雅安地震。而这次(泸定6.8级)地震,恰好发生在这个块体的南缘断裂上,也就是鲜水河断裂带。鲜水河断裂带本身是一个比较活跃的地震断裂带。近500年发生过八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这次地震的震中区在泸定县磨西镇附近。1786年曾经发生过7.8级地震,差不多震中都在同一个位置。那么这次地震形成的破裂面儿在地下10km以下,比较深。所以跟深部整个力学的挤压的过程有关系,依然是属于巴颜喀拉块体强震活动的延续。表明巴颜喀拉块体向东挤压受到四川盆地阻挡之后,向南侧向挤出这么一个很明确的物理过程。在这个地区发生一次6.8级的地震,并不奇怪。
北京交通台孟洋、林辰:在这个地震发生之后,更要关注和当心的就是一些次生灾害的出现。我们继续来听听高孟潭先生的介绍。
高孟潭研究员:这个地区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气象、地质条件。地下的应力比较高,属于长期挤压的地带。地表又多次发生地震,岩体比较脆弱破碎,本身就是地质灾害多发的区域。最近华西又进入了汛期,降雨(活动)增强,再加上震动的作用,滑坡泥石流造成的危害的可能比平时更加严重。这是处理这次地震事件的时候要特别关注的地方。(应对)地震灾害和其他自然灾害也一样,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如果你有足够强的防御能力,比如说房屋建筑足够的结实,房屋建筑不倒,造成的伤亡会极为有限。这个地区一直是我们国家抗震设防要求最高的区域之一。特别是经过汶川8.0级地震之后,四川省(领导)也包括一般的公众对于房屋的抗震的问题还是比较重视。所以总体上房屋有一定的抗震能力。除非自建房意识不到位,可能会有一些问题。另外呢,这个地区也做过很多地灾防治工作。比如说川藏铁路和大渡河流域的电站修建的过程中,也对附近的山体都做固定和排险工作。会产生减轻灾害的正面作用。
音频文件